體驗職場 中學生體會英文重要

中五生林惠敏(前排右)及中六生姚嘉敏(後排左)均說,參與職場體驗計劃實習後學會待人接物。圖後排右及前排左分別為兩人的導師馬宇曦及黎鎵蕙。(楊柏賢攝)
中五生林惠敏(前排右)及中六生姚嘉敏(後排左)均說,參與職場體驗計劃實習後學會待人接物。圖後排右及前排左分別為兩人的導師馬宇曦及黎鎵蕙。(楊柏賢攝)

【明報專訊】逾百中學生在剛過去的暑假參與實習計劃,體驗職場。有中四女生在大型商場當客戶服務員後,體會因自己英文不佳,曾與外籍人士「雞同鴨講」,未能助其解決問題,激發她學好英文的決心。

2011年起推出的「學校起動」計劃昨舉行本年度的嘉許禮。今年有約33間企業提供近200份實習職位予高中生,包括銷售員及客戶服務等工種。

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中五生林惠敏說,因感暑假無所事事,故參加計劃,她7月在元朗某大型商場擔任客戶服務員約3周,職責包括解答客人問題。她說自己做過快餐店,但客戶服務員的責任非常不同,「要跟隨一定步驟來解答客人問題」。林分享,曾有外籍人士查詢店舖位置,英文不好的她聽不懂對方說話,無奈下只有請同事幫忙,該次經驗令她深感英文的重要,下定決心學好英文。

棉紡會中學中六生姚嘉敏則在貨箱碼頭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實習,她自言性格較內向,有次即使只需簡單致電同事提醒出席講座,她已十分緊張,連聲量也變小,對方幾乎聽不到。姚認為實習可先讓她學會職場交際技巧,實習後亦變得更大膽。實習計劃由九龍倉牽頭舉辦,未來3年受惠中學將由今年53間逐步增至83間。

豆焙生香 人燃夢想 細味咖啡調配師路途點滴

job06_a08_14JPG從大街到小巷,從連鎖到小店,從街頭外賣到樓上雅座,人人手執一杯——咖啡獨特的風味俘虜了不少現代人的味蕾。香醇背後,靠的是一班咖啡調配師悉心鑽研摸索,任職於咖啡店Accro Coffee的謝冠杰(Keith)就是其中一分子。這位放棄了工程師之路的年青咖啡師短短數年間在香港和國際性獎項中奪得佳績,一步步踏上屬於自己的咖啡之旅。

放棄機械 獨喜咖啡

沖煮咖啡的方式有很多,圖中Keith所示範的是半自動式 咖啡機。
沖煮咖啡的方式有很多,圖中Keith所示範的是半自動式咖啡機。

Keith中學畢業後對未來並無清晰的目標,在機緣巧合下選讀飛機維修高級文憑和電機工程學士,惟發現自己志不在此,始終提不起興趣。他畢業後不欲隨便尋一份與主修類近的工作應付生活,便決定趁自己身上未有很大負擔的時候,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毅然踏上了咖啡之路。在求學時,Keith已對咖啡很感興趣,因此報讀City & Guilds國際咖啡調配師資格證書課程,增加咖啡基礎知識,並開始光顧咖啡店。目前工作的Accro Coffee就是他以前經常光顧並向店主請教的咖啡店,之後更成為店內的兼職和及後的全職員工。

Keith坦言他初入行時也曾經猶豫過,羡慕舊同學是傳統的高薪專業人士,「會懷疑如果我當初選他們那條路(工程師),會否可以像他們(舊同學)一樣呢。」後來他明白各行各業皆有苦況,不能只看別人的好,既然目前的工作是自己興趣所在,便決意留下。

親力而為 從低而學

Keith即場示範拉花技巧(上),而下圖的公雞拉花就是他在比賽中奪冠的作品圖案。
Keith即場示範拉花技巧(上),而下圖的公雞拉花就是他在比賽中奪冠的作品圖案。

別以為咖啡師的工作只是沖咖啡那麽簡單。在私人咖啡店工作的話,咖啡師除了調製咖啡,還需負責煮食、清潔、入貨等,Keith也笑言咖啡師實與打雜無異;而連鎖咖啡店由於分工較細,咖啡師可以集中在沖調飲品的工作上。雖然每個咖啡師都有自己的強項,但不會只負責沖煮一項,因此不同種類的咖啡都要懂。另一方面,咖啡師工時頗長,一般每日工作八至十小時,假日工作量尤多。

隨著咖啡流行,不少人都有興趣成為專業咖啡師。Keith表示,在私人咖啡店任職的咖啡師不需要特別的知識技能,僱主重視的是求職者的態度,例如能和同事相處融洽,以及「肯學肯做」:「不怕他(求職者)是一張『白紙』,我們可以教導,但最怕他不聽教。」即使本身懂得沖調咖啡,也需由低做起,以適應咖啡店的環境和工作模式。私人咖啡店的初入行咖啡師多是由樓面、清潔等做起,約半年至一年後就可開始沖調咖啡,逐步而上。而連鎖咖啡店則以學歷作初步篩選,若應徵者懂基本的咖啡沖調,錄用的機會稍高。不過,咖啡師也需接受連鎖咖啡店的在職訓練,以配合店舖整體風格和咖啡品質。此外,不少咖啡店都會供應蛋糕或甜品,有糕點製作基礎的應徵者會較易獲聘。

台上鍛煉 台下成長

Keith 曾參加World Latte Art Championship 2017,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拉花好手同場競技。(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Keith 曾參加World Latte Art Championship 2017,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拉花好手同場競技。(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Accro Coffee 的咖啡師都是屢次出戰香港和國際比賽的好手,Keith 也不例外。他奪得香港咖啡拉花大賽冠軍以及World Latte Art Championship 2017 第5 名,實力有目共睹。在比賽中,Keith 要面對很多挑戰,令他在心態和咖啡技術上都有所成長。

他指,「最大的挑戰是面對自己的弱項」,例如性格內向的他怕面對群衆,要在評判和觀衆面前沖咖啡無疑為他帶來巨大壓力,但他認為愈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就愈有熱誠去求變。他笑言自己第一次比賽時很緊張,隨著不斷檢討、改善,他漸已懂得享受比賽,其咖啡沖調技術也日益進步;他表示短期內會朝下一屆香港賽事和世界賽進發,讓自己在咖啡路上繼續成長。

濾清目標 焙烘熱誠

要沖一杯好的咖啡難,要當一個好的咖啡師更難。Keith認為咖啡師必須積極上進,不斷進修提升水準。他指出目前香港的咖啡業還在發展階段,成為咖啡師並不困難,關鍵在於可否堅持下去。

咖啡師薪金不高,有意入行者得認清自己入行的目的是為興趣、為學習,還只為一份薪金。但同時他也提醒學生別被興趣沖昏頭腦,可先對咖啡作初步了解,例如報讀課程、在咖啡店兼職等,認清想像和現實的差距,才考慮自己是否有熱忱支持下去。「如果真的很有決心、做過很多資料搜集、清楚知道自己是想試咖啡調配的,那就去試吧!」

【提提你】

私人咖啡店的初入職的咖啡師一般月入$10,000 – $12,000;而高級或連鎖咖啡店的薪金則會有$14,000 – $15,000,擁有專門技能(例如炒咖啡豆)的咖啡師可獲更高薪酬,但工作量一般會和薪金成正比,薪金越高,工作壓力也會越大。

而在晉升方面,連鎖咖啡店分工仔細、架構清晰,例如咖啡師可升至店長,再升至區域經理;而在私人的咖啡店則沒有明確的晉升路線,一般是店主帶領數名咖啡師工作。由於本地的咖啡課程多為興趣班性質,若咖啡師有意進修,可考慮歐美的精品咖啡課程,課程分不同的類型和級數,咖啡師可按需要選擇修讀,以提升自己的議價能力。

文:吳倩盈

書本樣式

joB06_a08_2

joB06_a08_2

 

 

紀律部隊要求高 報讀毅進為投考建基礎

姚永坤透過紀律部隊課程達至理想,他也曾透過講座分享自己的經歷予中學師弟,希望為他們的出路提供多一個選擇。
姚永坤透過紀律部隊課程達至理想,他也曾透過講座分享自己的經歷予中學師弟,希望為他們的出路提供多一個選擇。

紀律部隊工作穩定、薪酬優厚,在加上近年不少部門出現退休潮,成為不少年輕人期望服務社會的求職目標。對一些在文憑試中失利,但希望投考紀律部隊的同學而言,毅進文憑是協助他們裝備自己的途徑。毅進文憑最大的特色是獲政府接納,同學修畢後可擁有相當於在中學文憑試取得五科2級(包括中、英文)的成績,幫助在公開試中成績未達標的學生取得在紀律部隊學歷「入場券」。

課程實用口碑可靠 助立志為警學生投考

姚永坤(阿坤)是職業訓練局工商資訊學院(SBI)毅進文憑紀律部隊課程的畢業生。在任職警察的親人耳濡目染下,阿坤自小就對警隊工作相當感興趣,並以加入警隊作為目標。由於他在中學文憑試中未能考取五科2級的成績,碰巧在職業訓練局的中六統一收生計劃中,取得毅進文憑紀律部隊課程的資料,細閱之下覺得適合,加上SBI是職業訓練局機構成員,有口碑及可靠,因此決定報讀。他完成一年的課程後,成功考入警隊,目前已經是一名全職警員。

毅進文憑課程學生共要修讀包括中英在的五科主修科,以及三科選修科,為期一年。SBI教學組高級講師柯世揚表示,五科主修科的學習模式與中學課不同,容以生活化和實用為主,為學生打好基礎,並會在整個就讀過程中作持續評估。SBI設有外籍英語老師,阿坤表示自己也是透過跟外籍老師對答來訓練英語溝通能力,從而提升自己一向稍遜的英文水平。

課程內容精煉 理論體能並重

阿坤自SBI紀律部隊毅進課程畢業後,目前已經成為全職警員。兼職講師林景江(右一)及教學組高級講師柯世揚(左一)當時也有出席他的警校畢業禮。(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阿坤自SBI紀律部隊毅進課程畢業後,目前已經成為全職警員。兼職講師林景江(右一)及教學組高級講師柯世揚(左一)當時也有出席他的警校畢業禮。(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紀律部隊課程是其中一個SBI受歡迎的課程,該課程的兼職講師林景江(林Sir)表示,SBI紀律部隊課程是一個綜合性課程,即使學生在入讀時不像阿坤那麽目標清晰,未清楚自己想加入哪一個紀律部隊,也可以透過綜合性課程讓他們了解五大紀律部隊的基本知識和性質,以便將來自由選擇,靈活度較大。

SBI的紀律部隊課程主要分為三部分:紀律部隊及香港法制簡介、時事分析及面試技巧、健康體適能訓練,理論與體能分配均衡。法制的課程主要是講解《基本法》、五大紀律部隊常用法例等,並抽取日常的案例與新聞作講解,從而了解執法人員與司法制度如何配合,因為形式生活化,阿坤認為有關司法的課程「並不困難,自己有興趣的話會在課外再去了解一下」;同時,課程會講解不同紀律部隊的特色,例如組織架構、日常工作性質、價值觀等。雖然涵蓋五大紀律部隊,但課程經過精心設計,內容不會太多或太零碎。

而在面試技巧方面,林Sir表示會教授學生面試的準備事項、衣著、答題技巧等,「創意思維、分析能力、溝通能力等個人的技巧,全部都會在課程內容中涉獵到。」另外,紀律部隊注重應徵者的體能,因此該課程也會訓練學生的肌力、肌耐力、心肺功能
等,也會要求學生自行設計訓練計劃。相比起警察學院或其他紀律部隊的訓練,林sir表示:「(該課程的目標)和警察學院專業地教導學生成為警員、將來去執法是不一樣的」。該課程的培訓目的涵蓋更廣泛,畢業生可選擇升學或就業,亦教授志在投身紀律部隊的同學,在投考時更有策略,更易適應不同紀律部隊的訓練和工作。

學員相互支持 升學就業皆為出路

SBI毅進文憑紀律部隊課程導師會帶領學生參觀紀律他們的工作地方,了解該部隊的日常職務。(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SBI毅進文憑紀律部隊課程導師會帶領學生參觀紀律他們的工作地方,了解該部隊的日常職務。(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阿坤表示在紀律部隊毅進文憑的一年中讀得十分開心,既可以認識志同道合的同學和導師,建立深厚友誼和互相支持,又能參加學校的不同的活動,對自己的能力提升也頗有得著。在學業上,他認為課程不太艱深,只要同學在修讀過程中積極主動、做好時間管理、多溫習,自然會有更多的裨益。雖然他目前未有確切的進修計劃,但也希望在英文、警政方面的知識進修,希望能一步步提升自己。對於有意投考紀律部隊但公開試成績未達標的同學,阿坤鼓勵他們可以透過修讀毅進課程來彌補學歷上的要求。而林Sir則表示,同學需留意自己其他條件是否符合該紀律部隊的入職要求,例如身高、體重、視力等。同時,他也鼓勵同學多留意時事、了解紀律部隊的價值觀。而除了紀律部隊外,課程畢業生更可選擇任職機場保安、押運員等類近的職業。升學方面,有意升讀社會學相關學科的高級文憑或學士學位的同學,也可以透過修讀紀律部隊課程作為升學階梯,一步步完成自己的升學之路。

【提提你】

儘管不同紀律部隊各有要求,但無論投考哪一個部門考生都需要經過面試,作爲甄選
考生的重要一關,面試中也有不少細節需要留意:

1. 面試服飾必須整齊乾淨,以行政打扮或大方得體的衣著為佳,頭髮也應以自然為主,不應染髮,並切忌以T恤、短褲、涼鞋等服飾見工。

2. 面試時必須冷靜,緊記自己所申請的職位、申請原因等,預先準備和演練好,避免面試時緊張得語無倫次。由於面試會問及時事,因此考生也需要留意各地新聞大事,以便應對。

3. 紀律部隊經常會接觸到市民,因此溝通技巧和自信也是面試中相當看重的一環。面試時考官有機會刻意挑動考生的情緒,以測試其情商,考生必須保持冷靜、不卑不亢,方能表現出自己的抗壓力。

文:吳倩盈

書本樣式

job07_a09_1

job07_a09_2

 

 

客務款接主任重溝通 兩文三語不可少

Stephenie認為自己性格隨和開朗,因此選擇了常常與人接觸的酒店行業,發展自己的事業。
Stephenie認為自己性格隨和開朗,因此選擇了常常與人接觸的酒店行業,發展自己的事業。

香港旅遊和酒店業興盛,不少人都看準了這趟「順風車」,有意在酒店方面發展自己的事業,Stephenie也不例外。現職沙田凱悅酒店的林寶琪(Stephenie)自大學酒店管理課程畢業後,在酒店完成了一年培訓期,正式成為客務款接主任,用笑容為香港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性格開朗佔優勢 實習培訓逐步而上

Stephenie考慮到自己的性格比較活潑、開朗,又喜歡和人溝通,正好適合負責接待客人的酒店前線工作,因此在紐西蘭求學時選讀了酒店管理學士課程。和香港不少酒店管理課程一樣,除了理論課外,當地課程中一半的課時會分派學生到酒店不同職位作訓練,包括餐飲、廚房等。學生每年都會負責不同崗位,藉此體驗和尋找自己喜歡的位置,Stephenie也是因此接觸到客務款接主任一職。

成為全職客務款接主任前,Stephenie分別在尖沙咀和沙田的凱悅酒店當過實習生和培訓生。培訓時,Stephenie和同事合作愉快,也習慣了凱悅的運作模式,因此在完成培訓期後決定留下來成為全職員工。相比起在學校的基礎訓練,她認為擔任實習生和培訓生所接觸的工作深入得多;而擔任全職工作後,更多時候需要獨立處理問題,所需的責任感較大。Stephenie表示,完成培訓生計劃後,酒店也會為在職員工提供訓練,例如為新入職的員工作迎新訓練,介紹酒店不同的部門和設施;另外在酒店系統有所變更時,也會有系統更新訓練,讓員工熟悉新系統運作。

隨機應變觀察入微 為客人選擇適合房間

Stephenie表示,在大堂前線工作的時候需要和不同崗位的同事互相幫忙、補位,不可以任由其他崗位的同事分身不暇。
Stephenie表示,在大堂前線工作的時候需要和不同崗位的同事互相幫忙、補位,不可以任由其他崗位的同事分身不暇。

凱悅酒店的「客務部團隊」包括禮賓部 (Concierge)、賓客服務中心(Guest Services)及款接部等,而Stephenie的工作職務正是屬於款接部。作為客務款接主任的Stephenie日常工作主要是幫客人處理入住和退房、了解客人意見,以及處理投訴:「例如房間有欠整潔、廁所淤塞等,這些事情都要由我們負責跟進。」同時,她要留意其它崗位的同事是否需要協助,例如當禮賓部同事繁忙時,她也要幫助兼任搬行李的工作。

別以為招待客人和分配房間的工作很簡單,事實上也有不少細節需注意。Stephenie會先留意客人的身分,例如是常客的話會遷就其向來的喜好、商務客人的話就安排較寧靜的樓層、一家人入住就會安排同一樓層或鄰近的房間,務求令客人有最方便舒適的住宿體驗。她最難忘是曾經遇到一位跟她同樣來自紐西蘭的客人,該客人起初對酒店有所投訴,Stephenie與同事盡力解決他的問題,及後跟這位客人成為朋友,客人在臨走前更送了一支酒給他們。

由於Stephenie任職的酒店沒有固定客源,因此會遇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Stephenie表示,作為客務款接主任,英文和普通話一定要好,至少在聽和說上流利自如。她解釋:「客人會說出一串英文,你要明白他們說甚麽。如懂多種語言就是額外優勢,和不同地區的客人溝通會方便得多。」倘若遇上言語不通的客人,服務員會先用上最簡單的英文,或者用寫字、做手勢甚至畫圖去溝通。Stephenie認為客務款接主任的工作能訓練自己與人溝通的技巧,情緒商數(EQ)也有所提高。

酒店業具潛力 入行前可多作了解

作為業界新人,Stephenie對香港旅遊業頗有信心,「香港是一個大城市,同時也是外地旅客(前往內地)的中轉站」,她覺得酒店業前景也會很理想。而要成為客務款接主任,僱主主要是看學歷、經驗和性格,但由於現時的年輕人都具備一定學歷,應徵者在學歷和經驗上的差別不大,所以會較看重性格。因此她鼓勵對酒店業有興趣有熱情、性格外向的學生加入酒店服務員的行列。

Stephenie建議有意入行者可以多學一種語言裝備自己,或在酒店從事兼職,了解一下酒店整體運作,了解是否適合自己。她表示,即使有意入行的同學未能擔任前線工作,酒店也有很多內部部門需要人才加入,因此同學可自行了解酒店架構,尋找合適自己的目標崗位。

【知多點】

酒店內的晉升階梯相當清晰,由客務款接主任往上升,依次為客務款接主任(Host)、領班(Lead Host)、副經理(Assistant Manager)、副款接部經理(Assistant Front Office Manager)以及款接部經理(Front Office Manager)。

* 不同酒店有不同的架構及晉升階梯。以上是Stephenie分享凱悅酒店款接部的晉升階梯。

文:吳倩盈

 

 

 

 

 

 

 

本地升學: 恒管商學教育 成就自信學生

恒管工商管理學生黃煒諭(Casey)中學選科時已對恒管有好感,最後如願以償入讀該校工商管理學士學位課程。圖為Casey(左)與商學院課程總監黃若霞博士(右)。
恒管工商管理學生黃煒諭(Casey)中學選科時已對恒管有好感,最後如願以償入讀該校工商管理學士學位課程。圖為Casey(左)與商學院課程總監黃若霞博士(右)。

談起將來, 很多學生都未必有計劃, 大多是「見步行步」。就讀恒生管理學院( 下稱恒管) 的黃煒諭( Casey)從小已很清楚自己的方向, 按著藍圖一步步實現理想。恒管近年積極發展,作為院校其中一員,Casey言談間流露自信,那種自信源於對學科的熱愛,對身為「恒管人」的自豪。

中學目標清晰 矢志讀商從商

中學生面臨大學選科關卡,大多感迷惘,既不知興趣所在,又煩惱將來畢業出路。修讀工商管理學士的Casey在中學時已有清晰目標,對商科感興趣,矢志將來要在商界發展。除了參加各校的入學資訊日了解工商管理課程外,其母校的校長、學姐亦助她決定升學路向。她從校長口中得知恒管近年積極發展,社會上口碑不俗,有利畢業生前途;而學姐亦向她介紹恒管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加深她對恒管的好感。放榜後,Casey的成績未能升讀八大,衡量過未必能循副學士、高級文憑的路徑升讀學士課程,遂報讀恒管四年制的工商管理課程。健談、外向的Casey喜歡與同學合作、溝通,自然而然主修市場學,她笑言當中的專題研習是她滿足感的來源︰「與同學一起構思、一起匯報,再被教授稱讚,這份滿足感是其他學科比不上的。」

實習計劃 助學生吸收經驗

Casey(右二)曾於銀行實習,吸取不少行業知識。
Casey(右二)曾於銀行實習,吸取不少行業知識。

恒管不但注重學生的學術水平,亦很重視實際工作經驗。院校與銀行業、航空業、政府機構等合作,提供多個實習機會予學生。為了吸取工作經驗,Casey大學二年級時曾在恒生銀行兼職,後因表現良好,獲邀成為實習生。在這半年的工作,她運用學校所學的分析技巧分析銀行數據,亦替客人處理信用卡問題,與發卡公司溝通,了解每筆有問題的信用卡交易。「初入職時,整個部門氣氛緊張,個人情緒很繃緊,擔心給同事添麻煩。」面對這段壓力大的時間,Casey用筆記本記下同事的提點和吩咐以作參考,希望提升工作效率。因為她認真的工作態度,順利完成在恒生的工作,同事、上司都很欣賞她。經此工作後,她的溝通技巧有所進步,尤其是與不同年齡的人交談,「身為學
生,與在職人士溝通時或要不同的語調和話題,這次的工作經驗有助我將來就業時與同事、長輩溝通有更好的
技巧。」

臨近畢業 自信不比八大學生遜色

恒生管理學院近年開辦多個學士學位課程,準備晉身至私立大學一員。
恒生管理學院近年開辦多個學士學位課程,準備晉身至私立大學一員。

談到畢業後的計劃,大部分學生都劍指知名企業,追求舒服、穩定的待遇。但Casey另有一番想法,希望先加入初創企業,從「新」做起。新公司一般資源有限,不會明確地劃分出多個部門,通常一人兼任多個職位,她認為能學到更多事物。她期望憑藉這些經驗,將來入職大公司時能更得心應手。被問及學位認受性,根據她的經驗,僱主較少留意學生的院校背景,反而重視工作表現,故不擔心恒管出身的她會較八大學生遜色。

恒管多項措施 發展學生優勢

恒管商學院課程總監黃若霞博士指畢業生獲僱主正面評價。
恒管商學院課程總監黃若霞博士指畢業生獲僱主正面評價。

恒管在社會上的形象正面,除了院校本身發展積極,開辦多個不同學科的學士學位課
程,吸引學生就讀,畢業生的良好質素亦為恒管建立起口碑。

恒管商學院課程總監黃若霞博士指,每年都從僱主口中聽到對畢業生的正面評價,並不
認為恒管學生較遜色,相反,他們比起其他院校學生更具備優勢。恒管每年都會委託獨
立機構訪問聘用恒管畢業生的僱主,根據2016年的調查,超過八成半的僱主非常滿意
畢業生的工作態度及表現。她指僱主欣賞恒管學生,因為他們刻苦耐勞,即使面對龐大
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也會堅持下去,不會輕易辭職,而且明白每份工作都得來不易,
對每個機會倍加珍惜。除了心態上,黃博士指出同學在語言能力及商科知識上都有優
勢,學校規定學生畢業前要考「出關試」,同學需在雅思和普通話水平測驗皆達到學校
的成績要求,才能畢業;再者,商學院學生的專修科目比其他院校的多且專,例如其他
院校一般只開設一科有關香港稅制的課程,但恒管為了讓學生對本地稅務有更全面的認
識,開設兩科稅制課程供學生修讀,確保他們有充足的專門知識。

為了同學得到的知識能緊貼市場,商學院聘請的老師大多有業界經驗,除了曾在相關領域工作,明白市場發展,亦有廣闊的人脈,助學生接觸商界。黃博士指出商學生的出路廣闊,畢業後不僅限於商界發展,凡是牽涉金錢與人的工作,都需要工商管理的專業知識,故相信短期內商學生仍會佔恒管收生較大的比例。

文:張淑媚

</td>
</tr>
</tbody>
</table>
<strong>書本樣式</strong>

study01_07_1
study01_07_2

 

落區放映基層生活紀錄片 陳浩倫主動出擊尋找觀眾

陳浩倫 (圖﹕鄧宗弘)
陳浩倫 (圖﹕鄧宗弘)

【明報專訊】炎夏似火,偏遠的大嶼山水口村放映着《水口婆婆的山歌》,紀錄片畫面安靜美麗,令人很想去水口,也令人很想尋找片子的導演。他叫陳浩倫,80後,獨立短片導演及製作人,也是紀錄片《收割,開路》的導演。他說有一種角度,是等待,等待邀請參展,等待邀請放映,但有另一種角度,是action,主動尋找觀眾,主動尋找出路;於是,他選擇了後者,主動出擊尋找機會。

開朗卻沒目標 幸得哥哥當頭棒喝

陳浩倫(Fredie)自小感到自己開朗正面,也很愛笑,兼且生活積極,總沒想過竟然有一天,兄長擲下一番話,讓他重新檢視自已——雖開朗勤勞,卻沒生活目標,雖正面人生,卻只有快樂而沒有動力。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當年他還是個中五會考少年,在陽光燦爛的日子哭過跌過迷惘過,如同他拍攝的香港《稻米》三部曲系列(包括《稻米是如何鍊成的》及《收割、開路!》,以及仍在拍攝的關於香港鄉土人文地理的紀錄片),翻了土,尋尋覓覓,尋找出路和方向。

「我很幸運啊!2006年大學畢業後就找到港台電視部時事節目的《頭條新聞》編導工作,讓我有很多歷練,也讓我學識如何運用影像媒體,而我相信的信念,又可以怎樣走下去。」Fredie說。這位高大也帥氣的年輕導演,這天帶着記者和攝記坐上城市大學的電梯,一按close,再按open,三人就降落到另一個不同的世界——南山邨,就是至今仍擁有1970年代建造的鋼架遊樂場,一大塊豁然開朗的空地,被三邊如大山的公屋圍着,連自由行也愛來打卡拍照的老舊公屋。他笑說:「我不算常來這裏,但有次拍港台節目,常來這裏考察環境,發現這裏有飛機聲、街坊買餸聲、狗吠、鐵閘聲……這些基層的聲音不可忽視,所以我很享受每次駐足南山邨的時間,專心聆聽基層社群的『聲音』。」

所以,深水埗(石硤尾包括在內)很能代表Fredie,因為他熱愛的,以及歷練的,都與基層生活息息相關:「是主動和不停觀察,跟基層街坊、素人,拍電影是永遠都不會完的,是我喜歡的,我以前在『影意志』(獨立電影人非牟利團體)開始實驗拍基層生活,接着我去找不同基層團體繼續拍下去,和素人和街坊策劃workshop和展覽。」剛過去的八月,為期一周的第二屆「草根影像拍攝及展覽籌備計劃成果展」,包括深水埗基層劏房探訪及放映會等,他是策展人、導師及作品導演,就算到深夜他還在剪片。

現在,他很清楚知道影像本身可以作為社會倡議議題,他懂得利用影像這媒體的主動權,站在素人那邊去工作。但他坦言:「2009年以前,我只是不斷拍,不斷實驗,並不知道手上這種影像工具可以如何運用,我的信念如何走下去?」

兼職洗地氈 從工人生活走過來

告別昔日青澀少年,如今他的方向清晰,一直以基層電影和社會運動紀錄片呈現社會議題。那反過來看陳浩倫,他這部「走上基層電影及紀錄片導演之路」的個人成長紀錄片,又是怎樣呢?這故事會有以下三個重要情節。在少年陽光燦爛的日子,有一天,他在家中打遊戲機:「那天是『殘酷一叮』啊!會考放榜成績麻麻,暑假我和哥哥都在家裏打機,哥哥已在港大念二年級,突然,他就向我拋出一句:『你是否就這樣下去?』接着,就好像把我的一堆人生問題交給我,當時對我很震撼,我突然哭起來!」他哭了一場,卻醒了,回望自己, 一直自以為生活開朗和正面,暑假去做物流工作,認識不錯人脈,工作不斷來;他續說:「但哥哥提醒了我,我是否不讀書了?」叮醒了以後,他跑去重讀中五,再升中六,2003年順利入讀大學文化研究系。

再回帶前一段,有另一個重要的影像,Fredie在一層商業大廈的寫字樓,他正在清洗地氈,將大型噴灑吸塵機推來推去。中學的很多個星期六日,他都是這樣勤快地做兼職,他說:「父母是打工仔,不怎麼管我們,我星期六日就去做清潔,工人都是學生,指揮組長最大,念IVE(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我們中學生就負責揸住洗地氈機,我揸過這部機,就明白基層工友的工作環境,機身很重,震到去你的關節,清潔公司沒派口罩沒派手套,我是從這些工作,學懂勞工階層的問題,若大叔這樣做下去關節會怎樣?幸好我們那時後生。」原來他真的是從工人生活走過來,逐漸對基層生活有了更深的體會。

近年他的基層劇情片有《空中樓閣》和《美好生活》,前者講天台屋居民生活,也真的由素人街坊演出,後者談一位來港打工印傭的夢想,也真的由印傭素人演出。2015年獲華語紀錄片節香港紀錄片獎亞軍的《收割,開路!》,紀錄了三位香港中年農夫面對的香港城市發展的問題,鏡頭看到雨水打在他們收割的土地上,《收割,開路!》是他的《稻米》三部曲紀錄片其中一集,他於2014至15年間,一邊在學校教書,一邊跟隨新界農夫落田,頗有已故日本獨立電影導演小川紳介的况味,把生活、文化和農民抗爭之路,結合在紀錄片中。

基層素人製作 從藝術獲權力

在2008年走獨立製作的路前,雖然Fredie曾馬不停蹄拍攝基層影像,但他懷疑是否只能停留在拍攝再配上文字,於是他不斷問自己:「是否可以組織弱勢社群,由他們自己製作和放映?我是否可以掌握這種發言權?」2009年,他的堅持終於出現一片藍天:「那年,有兩件事啟發了我,一是『獨立媒體網』的公民記者的概念,二是『社會運動電影節』,兩者對我都有很大衝擊,令我站到素人那邊去製作,我覺得若基層本身能掌握表達的技巧和工具,社會才有民主。雖然我們沒有普選,但選票只是表態的一種方法,人要掌握命運,表達方法,表達自由,藝術是每個人得到權力的媒界。」

製作的路愈走愈開朗,2013年起他在一間中學當錄像老師,下班後經常拍攝和剪片,星期六日跑去和不同基層組織開會,和素人演員排戲。

然而,不少紀錄片製作人和獨立短片導演,不是都給人「灰灰地」的感覺嗎?陳浩倫導演幹麼這樣陽光充沛?Fredie於是說出了自己主動出擊的狀態,過去數年,他到處找不同NGO及團體,包括長者院舍及社區中心,主動提出放映自己的作品:「你去放過,就學識如何解決許多放映的問題,你去放過,就會親身接觸觀眾,了解他們看後的問題。」然而,放映了又如何?現在不少香港年輕人都很灰,對社會議題都有無力感,Fredie反問鏡頭,自信的說:「你想改變香港生活不如意的事?誰告訴你一套電影就可改變世界!記得有一次我在港大放映《收割,開路!》,有一位念環境科學的觀眾,就在現場說,感到本地生活很無力,我就建議他,你是學搞基建的,試下去幫農夫搞防雨棚吧?可以讓農夫遮風擋雨,其實真的有很多角落、方法,可以幫農夫。」

Fredie的個人成長經歷,提供了兩個角度面對自己的世界,Fredie說他選了第二種角度:「第一種角度,是無全職無錢的獨立製作人,等人邀請,等待獨立電影節;但有第二種角度,是action,自己找放映機會的獨立製作人,自己去放,自己組織,之後觀眾也形成聯繫網絡。」Fredie的成長短片,放映到這裏要結束了,他補充了幾句不易拿捏的話,但內容青春爛漫,分享年輕如飛鳥翱翔的心:「社區放映近年已開始普遍了,我又在想新的方法。世界變化太快,我們要掌握香港的優勢,闖盪世界,不只是為了個人成就,想改變社會也需要四處闖蕩擴闊世界觀,主動找機會開拓事業才會更有希望。」

■Profile

陳浩倫

80後,畢業於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曾任RTHK編導,現為紀錄片及獨立短片製作人。他的特色之一,是一邊在中學任教,一邊用自己的薪金支持拍攝紀錄片,他的特色之二是鏡頭優美,關心基層和本地農夫。最新導演紀錄片為《水口婆婆的山歌 》(網上雜誌平台「城市日記」監製及出品),今年8月時在水口鄉公所播映,接着將於其他社區放映。近年完成以素人演出的《女實Q》短片,以及印傭在港的《美好生活》短片等,而他花了一年心血跟進完成的紀錄片《稻米》三部曲系列,其中的《收割,開路!》獲2015年香港華語紀錄片節香港紀錄片獎亞軍。

文﹕朱一心

圖﹕鄧宗弘、受訪者提供

編輯﹕林曉慧

美術﹕明報美術組

辣媽CEO:考小學的8頁紙CV

【明報專訊】早前有老牌名校開家長簡介會,校長說曾經收過製作精美專業,甚至可以輯錄成書的檔案,所以表明家長報名時,最多只可以加插「8頁單面A4紙」的額外資料;並希望看到家長的心思和手工,而非花錢出外製作個人檔案云云。90後教師戴sir話「成年人cover letter + resume + portfolio都無8頁紙」。我這個職場達人CEO必須補充,美國總統第一千金早前公開教求職者,寫CV不能多過一頁紙。校長要講到明一頁是指單面A4紙,可知如今家長何等「聰明」識取巧。

我忍不住在阿sir專頁留言:「其實一個幾歲小朋友,有乜嘢可以寫到8頁紙咁多呢?」回覆:「有,淨係琴棋書畫都可以寫好多嘢,仲有體育呢,EQ、AQ、IQ課程呢,日語法語德語普通話呢……限8頁真係傷到唔少家長心靈!」一想到這班只不過是幼稚園階段的小孩子,不要說出一本書那麼誇張,要填滿8頁紙,都已不知有多痛苦沉重。校長還提供貼士給家長,8頁CV要用手工,不用電腦打印,還有學生表現要夠成熟。手工之嘛,幾咁簡單?這是一個養仔教仔一概使錢搞掂的年代,使些少錢搵專人做手工,有何難度?何况是一班地球已經沒有辦法阻止他們更怪獸的宇宙怪獸家長?

要求幼稚園小孩「成熟」?

至於成熟,有仆出來為此解畫護航的留言:「成熟嘅意思係有自理能力,一般小朋友能夠處理到嘅事情,自己處理。例如去洗手間、執拾書包、整理校服和吃飯等等……」之後這個回覆突破盲腸,一語中的,「呢啲唔係叫成熟,係叫有自理能力,有家教!」實在不能同意更多,自理能力根據年紀提升,父母從旁協助指導,放手讓子女學習,才是正常,而不是強行要求小孩子洗腦學習和年齡完全不相符的舉止行為、詞彙表情,包括打扮和衣著!

另有解說是「意會到自己做錯事,繼而道歉;有啲事自己做唔嚟,唔會發脾氣,會要求大人幫手」。這些留言簡直妖言惑眾、不知所謂,能夠知道自己做錯事會道歉,又會負責任,又不會亂發脾氣,又識得主動搵人幫手的,但講緊都只是一班幼稚園小朋友,即使是我們這些為人父母的成年人,又有幾多人做得到?有冤無路訴,被學業生活壓得透不過氣,年紀小小已覺生無可戀的血淋淋的例子,還未夠觸目驚心?這些依然無法換來宇宙怪獸的憐憫,喚來他們的覺醒?

將子女與學校掛鈎 扼殺可能

最難頂的是,有家長接受傳媒訪問,眉飛色舞地說要是考入就發達了,兒子必定錦繡前程,平步青雲。把自己兒子的未來潛能和學校掛鈎,匪夷所思到一個極點。十分慨嘆宇宙怪獸的封閉、迂腐、盲目,迷信名校效益能令他們的子女成功成名,扼殺了幾多孩子本來無限的可能性及未來?

我無意批評或貶低名校的價值,我只希望家長能夠因應小朋友的性格能力,以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為依歸做選擇。父母盡責任做好自己,教育自己的子女學好做人!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文﹕張慧敏

解釋規矩 必須說明背後原因 自閉童學守規 融入校園

不懂規則含義——自閉症學童被投訴破壞課堂秩序,但其實往往是他們不明白規矩的具體含義。(設計圖片)
不懂規則含義——自閉症學童被投訴破壞課堂秩序,但其實往往是他們不明白規矩的具體含義。(設計圖片)

【明報專訊】新學年伊始,相信不少新生還在適應之中,而對於一班患有自閉症的學童來說,要他們重新適應新的同學、班主任、時間表,甚至學習新的上課規矩,挑戰就更大。作為家長,可以怎樣幫助孩子克服這些難關,使他們盡快融入校園生活呢?

開了課十多天,當別的學生已逐漸適應新環境,不安逐漸減少時,自閉症學童碰釘的情况卻可能愈來愈多。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張燕鈴(Melody)表示,這類學生最棘手是社交和溝通障礙,並且不時做出一般人眼中的「怪異」行為。

不明事物關聯性 加強說明

她解釋,自閉症小朋友最大問題是經常陶醉於自我世界內,難以跟別人建立關係,在溝通過程中,不明白對方或被對方明白,「其實問題的核心,是因為他們對於事物關聯的概念完全掌握不到,亦因而會做出很多被視為古怪的行為,例如重複老師的說話、突然離開座位,甚至是發脾氣打人等」。

Melody舉例,曾遇過一名高功能自閉症的學生,他坐在班房中間位置,有次上課期間,這名學生突然站起來,老師立即吩咐他︰「坐下來,你這樣會阻礙其他同學的。」這名學生果然坐下來,然而過了不久,他又再次站起,但今次,這名學生走到班房最後排,於是老師又再責備他︰「剛才不是叫你坐下了嗎?為什麼又站起來?」這名學生大惑不解,又返回自己的座位,這次他沒有再離位了,但卻唱起歌來。

「在老師眼中,這名學生不聽教,但何解他會重複犯錯呢?顯然是他理解不到『阻礙其他同學』是什麼意思。這名學生告訴我,他認為老師指『阻礙其他同學』的意思是說『阻礙其他同學看黑板』,因此他不明白為何坐下來、在不阻礙其他同學看黑板的情況下唱歌又有何問題?」Melody指出,這個例子正好說明,自閉症學生缺乏關聯概念,他們意識不到「阻礙其他同學」應解作「分散同學的注意力,令同學焦點落在他身上,影響同學上課」。因此,家長若想糾正孩子偏差的行為,便要用孩子明白的方法(包括示範),說清楚不可以做這件事的背後原因。

分享行為 利他終利己

人際關係亦是自閉症小朋友很弱的一環,Melody以小息分享食物為例。假設媽媽想教導自閉症孩子小息時和同學分享薯片,如果分享的理由是「因為同學沒有薯片吃很可憐,你大方些請他吃吧」,以自閉症小朋友的思維模式,他們肯定不會理解的,所以,媽媽必須要解釋分享薯片這種「利他」行為,其實最終是「利己」的。

她建議家長可以這樣說︰「今天你分享一塊薯片給同學,因為你的分享行為,他日可能換來班內其他30名同學也請你吃薯片,犧牲一塊可以換來30塊!」重點是要讓孩子實實在在地知道,他待人好,得益的是自己,因為會換來有人跟他玩、陪伴他小息等。雖然是功利一點,但只有這樣,才能實際地幫助到自閉症小朋友結交朋友,他們需要的,不是一些虛無縹緲的人際關係大道理。

指導孩子 宜正面角度解釋

此外,由於不擅於表達情緒,自閉症學童也較容易和其他同學產生衝突,這方面,家長也要作適當引導。Melody舉了以下的場景︰假設自閉症小朋友跟其他同學玩遊戲時,因為不服從遊戲指示而引發爭執,家長會選擇A或B的句子回應呢?

A.「你不可以跟同學吵架的,這樣會令同學對你留下壞印象,下次便不跟你玩耍。」

B.「如果你想跟同學有好的關係,即是有同學跟你玩,你便要主動邀請同學去解釋一下遊戲規則,如有不明白,便提出你的疑問。」

Melody解釋,A和B句其實是兩種不同的管教取向。A句是預防焦點導向,說明可能出現的負面後果,較傾向想制止孩子的不當行為;B句則是促進焦點導向,說明可能出現的正面後果,從而推動他作出某些行為。她說,大多數家長習慣使用A句去回應孩子的行為,然而,較理想的回應方法卻是B句,尤其針對自閉症小朋友的特性,因為B句具體指導了孩子遇到問題時,可以做些什麼,更有效幫助孩子作出社交應對。

文:沈雅詩

圖:沈雅詩、資料圖片、Tomwang112、wavebreakmedia@iStockphoto

(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

日本升學:及早預算赴日開支 了解住宿交通費

study04_jp05_11計劃到日本升學前,緊記預備足夠金錢,以應付學費及生活費。日本大學課程的學費與香港相若,唯日本生活指數較高,物價亦略高於本港。不過,當地通脹率低,支出穩定,赴日前只要作好充分準備,便可萬無一失。

國立學費最廉宜 私立醫科最貴

日本大學分為國立、公立及私立3種,學費以國立和公立較為便宜,平均每年¥536,000(日元以¥標示,下同)。私立大學則相對較昂貴,學費因選讀學科而異,且幅度差距甚高。例如佛學的學費約為每年¥873,190,醫科則高達¥3,561,941。此外,新生入學時還要繳付註冊費,私立大學同樣會按所讀科目而收取不同的註冊費用。

study04_jp05_12

申請學生地鐵車票 減輕負擔

一般而言,在日留學生平均每月生活費約¥100,000,關東地區生活費比其他地區高,東京則是全國最高,同學可根據留學地區的物價指數來評估每月生活費。

值得留意的是,日本交通費較香港昂貴,每月平均需要¥4,000 – ¥20,000,故必須預留足夠交通費。以東京為例,市內以電車(電氣化火車)最為便宜及大眾化,車費約為¥140 – ¥210左右;其次為公車,票價約為¥200;地下鐵方面,車票價格在¥170 – ¥310之間,亦提供不同期限的月票供選擇,價錢介乎¥17,300(1個月)- ¥93,420(6個月),可無限次乘搭東京地鐵;日本的士則以昂貴聞名,起標價已需¥650 – ¥710。

因交通費高昂,留學生大多都會申請學生專用的「通學定期券」,「通學」即「上學」,學生可就上學路線申請此月票,使用期限分為1個月、3個月及6個月,定期券費用根據路線而定。在使用期限內,持票人可以無限次乘搭指定路線鐵路,並可在該路線所途徑車站自由進出。

國際生宿舍不多 在外租屋較普遍

住宿方面,留學生可入住大學提供的國際生宿舍。以東京大學為例,國際生單人房宿舍房價為每月¥30,000 – ¥50,000,另要繳付清潔費和上網費等雜項費用。不過,並非所有大學校園均設有國際生宿舍,有資料顯示,近八成在日留學生住在校外的宿舍或公寓,因此同學宜多了解相關資訊,以備不時之需。日本住屋費用昂貴,一般房租約為每月¥60,000 – ¥100,000,實際價格視乎地區、面積、房間類型而定。在外租屋者,還要在入伙時向房東繳交等同一至兩個月房租的「禮金」和「押金」,經由地產經紀介紹者更要支付一筆「仲介手續費」。

日本的醫療保險制度完善,規定在日逗留一年以上的外國人必須投保「國民健康保險」。同學投保後,需每月繳付保費,每年保費約為¥15,000 – ¥20,000。同學一旦要在日求醫,可在出示保險證後,獲豁免達70%的醫療費。

不同類別獎學金 注意申請條件

面對龐大的留學費用,同學可申請獎學金幫補費用。一般來說,日本的獎學金可分為日本政府、學生支援機構、地方政府、民間機構及學校所頒發的。以下為部分獎學金的資料:

  1. 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獎學金:
    此獎學金只限入讀日本國立大學的學生,涵蓋學費、津貼及來回機票等範圍費用,另每月可獲¥117,000生活費。申請者最早可於赴日前一年經日本大使館申請,每年四月至六月接受報名,並需接受筆試考核,另外,亦可於在日就讀時透過所屬學校作出申請。
  2. 文部科學省外國人留學生學習獎勵費:
    由日本學生支援機構(JASSO)發放,對象為參與「日本留學試驗(EJU)」的考生,且獲大學本科接納的正規入學者,金額為每月¥48,000。
  3. 地方政府、國際交流團體之獎學金:
    由日本地方政府或與地方政府相關的團體發放。值得留意的是,領取這類獎學金的學生,通常不能同時領取其他獎學金。
  4. 民間團體及學校之獎學金:
    全國各地民間獎學金有超過300個,申請條件亦因應各團體而異。赴日本後,留學生還可申請校內獎學金或學費減免,獎學金詳情可向在學學校查詢。

另外,香港日本文化協會亦設有獎學金,資助港人到日本留學,每位獲獎者可獲¥500,000。申請人須獲得有關院校取錄,並取得日本入境簽證才可接受獎學金。留學期間,須定期提交學習進度報告。

兼職有規限 不可多於28小時

除申請獎學金外,日本留學生亦可選擇從事兼職賺取生活費,但需遵守當地工作時數及工種限制,每周不可工作多於28小時。一般而言,留學生多數從事飲食業、營業或助教等職業,兼職時薪大約為¥800 – ¥1,400。

文:張可琪

書本樣式

study04_jp05_1

study04_jp05_2

 

 

韓國升學:韓國留學豐儉由人 考試院、下宿各有不同

study04_kr05_12前往韓國升學,學生要考慮住宿費、生活、交通等基本生活費,也要留意入學申請費、註冊費、韓語考試費等。留學生活所費不菲,要減省支出,準備前往韓國的同學可選擇入住校外的考試院及下宿,由於面積不大、設備也多屬共用,它們的價格廉宜,均屬不少留學生的選擇。此外,韓國教育部及大學有設立獎學金予外國生申請,學生亦可以藉此減輕生活負擔。

學費

任何外國學生留學韓國前,都必須先考獲韓國語能力試(TOPIK)第4級或以上,現時香港亦有舉辦該考試,費用為港幣$380。若學生選擇到韓國各間大學語學堂修讀韓語課程,學費因應修讀大學名氣而定,約為₩856,000 – ₩1,800,000(韓圜以₩標示,下同)。一般來說,韓國各間大學費用相差頗大,位於首爾的大學學費會較高。學科方面,人文學科學費會較便宜,每年費用為₩1,110,000 – ₩5,700,000不等,藥學及工科則較昂貴,每年費用由₩1,600,000 – ₩9,400,000不等。以下為韓國幾間大學每學期的學費,同學可作參考。

除了學費,韓國的大學會向申請入學的新生收取申請費,在註冊入學時也會收取一筆入學費,費用高低各異,同學宜向心儀的院校查詢相關費用。

study04_kr05_11

住宿

留學韓國,較主要的住宿為學校宿舍、考試院或下宿。對留學生而言,入住學校宿舍最為方便,設施亦相對齊全。以梨花女子大學為例,每學期的單人房宿舍房價為₩1,750,000 – ₩2,870,000、雙人房則為每學期₩1,300,000 – ₩1,900,000。學校宿舍的費用以每學期計算,價格亦隨房間類型及設備而有所不同。

若未能申請宿舍,學生多會選擇入住校外的考試院或下宿。下宿是類似寄宿家庭(Home Stay)的房間,多與房東居住並共用浴室、廁所,由房東提供早晚餐。每月宿費約為₩400,000 – ₩600,000,租金已包括餐費及水電等雜費。而考試院是只有基本生活設備的房間,部分為套房,亦有共用浴室廁所的雅房。考試院面積比下宿小一半,房間內僅能放下床舖及書桌,空間較狹小。考試院每月宿費約為₩200,000 – ₩600,000,房租包括水電費及網絡使用費。

除了上述兩種校外住宿,近年亦有出現名為「One Room」的套房可租予留學生,One Room包括私人的廚房及浴室廁所,私隱度較高,但價格相應較貴,入住時也要支付一筆保證金,同學可按經濟狀況及需要作選擇。

生活費

同學抵達韓國後,可購買交通卡(T-Money)作 乘車付費之用,透過T-Money所付的車資比現金 略低,方便之餘亦可節省開支。
同學抵達韓國後,可購買交通卡(T-Money)作
乘車付費之用,透過T-Money所付的車資比現金
略低,方便之餘亦可節省開支。

生活費方面,每年生活費一般約為₩1,200,000左右,實際支出因應地區而異。同學抵達韓國後,可購買交通卡(T-Money),以交通卡支付車費會較現金便宜。普通巴士與地鐵車費約為₩1000,的士起價則為₩3,000。飲食方面,一般市面上的韓國餐廳約為每餐₩ 5 ,000 – ₩6,000。而大學飯堂的飲食會較便宜,以成均館大學為例,每餐約為₩3,000 – ₩4,000。此外,考試院及下宿均多設共用廚房予學生使用,同學可自行下廚節省金錢。

韓國政府為留韓超過一年的學生設保險服務,留學生可向韓國國民保健局申請地區醫療保險服務,健保費約為₩34,000,留學生可享有50%優惠。

獎學金

不論韓國政府教育部及大學自身,均有提供不同獎學金,以鼓勵海外學生赴韓留學。有意申請者,須留意獎學金申請資格及內容,因並非每種獎學金均適合中學畢業生申請。另外,學生亦必須留意各獎學金截止日期。以下是韓國幾種獎學金:

1. 韓國政府邀請外國人大學獎學金
此獎學金由韓國政府轄下教育科學技術部發放,獎學金資助包括四年大學課程及一年韓語進修課程,資助範圍包括機票、大學學費、生活費及醫療保險。
http://www.niied.go.kr/eng/index.do

2. 東亞藝術人才培訓獎學金
此獎學金由韓國政府轄下文化體育觀光部發放,適合專長於藝術領域的同學申請,獎學金資助過程包括四年大學及兩至三年研究所課程。不論是研究院或大學課程,資助金額同為₩18,000,000。
http://www.knua.ac.kr

3. 由韓國大學發放之獎學金:

首爾國立大學:首爾國立大學對新生及在校留學生均設獎學金,資助內容主要為學費豁免。
http://scholarship.snu.ac.kr/en/sub_0101.html
延世大學:延世大學除提供各種獎學金資助外,亦為學生提供各種貸款申請。
http://www.yonsei.ac.kr/en_sc/admission/scholarship.jsp

文:蔡金峻

書本樣式

study04_kr05_1

study04_kr05_2